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很多肾病患者在确诊后,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调整饮食,减少高盐、高蛋白的摄入,甚至有些人干脆不吃肉、不喝汤,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肾脏。
确实,合理的饮食能减轻肾脏负担,但真正让肾病恶化的,往往并不是吃了什么,而是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小习惯,正在一步步损害肾脏的功能,那么,哪些事情最容易让肾病加重?
在医院里,我见过太多肾病患者,他们以为自己饮食控制得很好,就能让病情稳定,可几年过去,有的人病情依然恶化,甚至发展到了尿毒症。
事实上,比起吃什么,更要警惕的是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,有些行为看似无害,但长时间下来,可能比不健康的饮食更可怕。
熬夜不睡
很多肾病患者以为,调整饮食就足够保护肾脏,却忽略了熬夜这个让肾脏加速受损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肾脏是人体的“代谢工厂”,它需要规律的作息来修复受损的肾单位,而长时间熬夜,会让肾脏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,导致血流量减少,肾小球过滤率下降,时间久了,肾脏的修复能力会被彻底削弱。
有个患者,四十多岁,几年前查出慢性肾病后,立刻调整饮食,少吃盐,减少蛋白质的摄入,也按时吃药,但他的工作习惯一直没改,长期熬夜加班,甚至周末也睡得很晚。
刚开始他觉得身体没什么异常,但几年后复查,发现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,肌酐水平比刚确诊时高了很多。
医生告诉他,熬夜会让肾脏的血流供应减少,长期缺血缺氧,会导致肾脏进一步损伤,即使饮食控制得再好,熬夜仍然会让病情恶化。
研究发现,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肾脏修复和排毒的关键时间段,如果长期熬夜,肾小球的压力会增加,导致蛋白尿加重,肾脏病变加速。
因此,肾病患者一定要养成规律的作息,每天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,尽量在11点之前入睡,让肾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,才能真正延缓肾功能的下降速度。
情绪波动大
很多人以为,肾病的恶化和血糖、血脂、饮食有关,但其实,情绪的波动才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情绪失控时,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,让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突然升高,血流速度加快,肾脏的微血管受到冲击,久而久之,会让肾功能下降得更快。
有个患者,五十多岁,平时生活节俭,饮食也很克制,基本不吃重口味的食物,但他脾气急躁,动不动就生气,尤其是和家人发生矛盾时,常常气得脸红脖子粗。
几年后,他的肾功能下降速度比普通肾病患者更快,甚至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高血压。
医生告诉他,情绪激动会让交感神经兴奋,使血压突然飙升,长此以往,会导致肾脏的血管负担过重,加速病情恶化。
研究发现,肾病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焦虑、愤怒、紧张的状态,血管内皮的损伤会加速,导致蛋白尿增加,甚至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。
因此,肾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,更应该学会控制情绪,保持平稳的心态,避免血压大幅波动,让肾脏的血流供应更加稳定,减少不必要的损伤。
憋尿习惯
很多人觉得憋尿是小事,但对肾病患者来说,长期憋尿可能会成为病情恶化的催化剂。
尿液在膀胱里停留时间过长,细菌就容易繁殖,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,而膀胱和肾脏相连,细菌一旦沿着尿路逆行,就可能引发肾盂肾炎,加重肾损伤。
有个患者,六十多岁,平时饮水量控制得很好,也很注意饮食,但他习惯性憋尿,尤其是在外面不方便上厕所的时候,经常一憋就是几个小时。
几年后,他的肾功能下降得比预期更快,甚至出现了尿路感染,医生告诉他,长期憋尿会让膀胱的压力增加,导致尿液反流,细菌容易进入肾脏,引发炎症,影响肾小球的功能。
研究发现,尿液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膀胱内,细菌的繁殖速度会大幅增加,肾病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,更容易受到感染。
一旦发生尿路感染,不仅会让病情反复,还可能增加肾功能衰竭的风险。
因此,肾病患者一定要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,避免长时间憋尿,尤其是在喝水后,要及时排空膀胱,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,让肾脏的代谢更顺畅。
乱吃止痛药
有些肾病患者除了服用医生开的药,还会因为头痛、关节痛、肌肉痛等问题,随意服用止痛药,甚至把非处方药当成常备药。
但很多止痛药对肾脏的毒性非常大,长期服用会导致肾功能快速下降,甚至诱发肾衰竭。
有个患者,七十岁,平时血压控制得不错,饮食也很健康,但因为腿部有骨关节炎,他经常自己去药店买止痛药吃。
几年后,他的肾功能急剧下降,医生发现,他长期服用的止痛药里含有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,这种药会影响肾脏的血流供应,导致肾小管损伤,加速肾病的恶化。
研究发现,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、吲哚美辛、双氯芬酸等)会抑制肾脏血管的扩张,让肾小球的血流减少,时间长了,会导致肾小球硬化,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。
因此,肾病患者如果需要服用止痛药,一定要咨询医生,选择对肾脏相对友好的药物,而不是随意购买药店的止痛药,以免加重肾损伤。
肾病的恶化并不只是饮食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调整。
真正能保护肾脏的,不是单纯少吃盐、少吃蛋白,而是养成规律的作息,保持稳定的血压,避免感染,减少药物对肾脏的负担,让肾脏的功能尽可能地维持更长时间。
养肾,不只是吃对食物,更要避开这些看似“正常”,实则让肾脏加速衰竭的坏习惯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关于肾病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:
[1]刘翠臣.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[J].医药前沿,2025